返回首页
什么是“五色管理”?

怀孕分娩对每一位准爸爸准妈妈来说都是既充满着惊喜又带着未知,妊娠期内孕妇的身体与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于妊娠风险的了解就成为每一位新手爸妈在孕期不能不知道的事情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妊娠风险的五色管理。

微信图片_20230826163359

什么是“五色管理”?

很多建档的孕妈妈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产检手册上会贴上一个有颜色的标签。那么,这些色彩代表着什么,每个颜色又有何区别?

为保证孕产妇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我们需对孕产妇进行五色分级管理,这样既可迅速识别,又能方便管理。管理对象为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的孕产妇,根据风险严重程度对孕产妇进行分级标识,将孕产妇分为“绿(低风险)、黄(一般风险)、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紫(传染病)”5种颜色进行分级标识。按风险等级规范进行分级管理,简称“五色法”管理。

01绿色:低风险

孕产妇基本情况良好,未发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

02黄色:一般风险

孕产妇基本情况存在一定危险因素,年龄≥35岁或≤18岁,或患有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但病情较轻且稳定。

03橙色:较高风险

妊娠风险较高,孕产妇年龄≥40岁,或患有较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对母婴安全有一定的威胁。

04红色:高风险

妊娠风险高。孕产妇患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

05紫色:传染性疾病

微信图片_20230826163809

孕产妇患有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梅毒、HIV感染及艾滋病、结核病、重症感染性肺炎、特殊病毒感染。

评估为妊娠高危风险的孕妈妈不需要太过于焦虑,评估为妊娠低危风险的孕妈妈也不能掉以轻心,孕期我们的孕妈妈需要做到:

1.定期规范地进行产前检查。

2.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

3.注意休息,合理营养,注意卫生,适当锻炼。

4.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避免高强度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避免烟酒。

5.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及密切接触宠物,慎   用药物。


纸尿裤会影响到男孩子的生殖发育吗?

1.纸尿裤会影响到男孩子的生殖发育吗?

有传言说纸尿裤长期捂着会导致温度升高,影响男孩子的发育。

研究表明,孩子使用纸尿裤后平均阴囊或会阴局部温度是 35.7℃~36.4℃,孩子平均腹腔的温度是 37 ℃,所以说纸尿裤影响生殖发育纯属造谣。


2.纸尿裤越薄越好吗?

很多妈妈会理所当然地觉得,纸尿裤越薄,透气性就会越好。

实际上,薄和透气性好坏没有必然的联系。尿裤的透气性受材质、结构、工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超薄的纸尿裤透气性不一定好,同样厚的纸尿裤透气性也不一定差。

建议宝妈在购买纸尿裤时,要更看重成分、透气性、吸水性等方面。无论哪个牌子的纸尿裤,勤换才是硬道理。

微信图片_20230817084809


3.宝宝一天到底要换多少纸尿裤?


首先只要纸尿裤里有小便、大便就要换,不以大小便量多或少而衡量---这是原则。

1-3个月的新生宝宝便便、喂奶比较频繁,换纸尿裤的次数也多,一天24 小时可能会用掉10多片纸尿裤。

3个月以上的宝宝便便没有那么多,白天每 2-3 个小时换一次,晚上换 1~2 次左右。

6个月以上的宝宝,白天 大概4~6 小时换一次。

这些更换建议只是参考,具体需要“随机应变”。如果宝宝出现红屁股,要增加换纸尿裤的频率。


4.纸尿裤会导致宝宝 O 型腿吗?


0型腿是小儿佝偻病的典型症状,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或(和)钙宝引起。与穿纸尿裤无关。

小宝宝如果看起来腿弯弯的,是因为宝宝在子宫里时,以蜷缩的姿势蜗居在妈妈肚子里。这种姿势出生后也会持续,大概会持续到宝宝2岁左右,以后会逐渐变直。


新生儿疫苗口诀

新生儿疫苗口诀


婴儿出生哇哇叫,接种乙肝卡介苗。


满月一定要记清,该打乙肝第二针。

微信图片_20230807112259


到了二三四月龄,每月要把糖丸吃。


月龄三四五个月,每月一针百白破。


婴儿月龄满半年,乙肝三针要种完。


流脑甲肝跟着种,及时接种莫迟延。

微信图片_20230807112317


麻疹初种八月整,早种一天都不行。


周岁计免要完成,水痘肺炎腮腺炎。


纳入管理是风疹,岁半两岁要初种。


加强麻疹百白破,一岁半时正适合。


最迟两岁不超过,这样接种才科学。

微信图片_20230807112457


儿童年龄满四岁,加强糖丸防脊灰。


年龄六岁该入学,加强麻、风和白破。


到了十七八九岁,风疹加强更可贵。


免疫程序要记清,家长医师同放心。


奶粉冲泡的五大误区

对于不能母乳喂养或者“断母乳”后的宝宝,婴幼儿配方奶粉是保障宝宝每天营养供给最终要的途径之一了。然而在冲调奶粉的过程中,很多家长会存在误区,轻则引起宝宝胃肠不适、重则影响生长发育。给宝宝冲调牛奶最常见的五大误区,你有中招了吗?


误区一 :用矿泉水冲

专家指出:矿泉水不合适婴幼儿长期饮用。由于矿泉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拟高,长期大量饮用的话,会增加肾脏的担负,加大患肾结石的风险。宝宝长期喝可能会呈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表现,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正确做法:运用经过净化、煮沸、冷却到适合温度的白开水冲调最适宜。


误区二 :水越热越好

水温过高在冲调奶粉时会使乳清蛋白产生凝块,从而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另外,一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比如奶粉中的叶酸被高温破坏后,不能被患儿吸收,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叶酸的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另外过高水温会破坏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

正确做法:按照说明书提示的冲调温度。一般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冲调温度为70度。

微信图片_20230728102418


误区三 越浓营养越高

喝过浓的奶粉会呈现消化不良等表现,会增加患胃肠道疾病的风险。特别对一些早产儿来说,肠胃还很脆弱。奶粉中含有钠离子,需求加足量水稀释。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宝宝饮用过高浓度的奶粉,血液中钠的含量过高,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使宝宝身体发育缓慢。血钠含量过高同时会加重肾脏担负,日久对肾脏也有损伤。

正确做法:家长在给宝宝冲奶粉时,一定要严厉依照配方奶包装上的配比量冲调,不要本人想放多少就放多少。


误区四  先加奶粉后加水

先加水还是先加奶粉一样吗?两者是有区别的。

正确做法:应该在奶瓶里放一定刻度的水,然后再往里加入相应比例奶粉,才能使得浓度合适。


误区五   换品牌频繁

有的妈妈一听说某种奶粉不错,就赶紧买回给宝宝试,吃了新奶粉后宝宝有点不适,妈妈马上又换回原奶粉。其实,给宝宝换奶粉,远没有这么简单,转奶初期,一定要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另外,在转奶的那几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辅食,宝宝生病(感冒、发烧等)及接种疫苗期间也不合适转奶。